教学科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成果

刘树森:作为社会历史与文化叙事的经典电影——《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教程》序言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呈现出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显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新的本质特征。首先,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持续增加,不断刷新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学习英语人数的峰值,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学习英语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掌握与使用英语的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英语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不再将英语教学仅仅限定在传统二语习得的语言范畴,也不再仅仅将英美文学作为英语教学高级阶段的核心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陆续纳入英语与其所依存的诸多国别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包括一些高校陆续为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例如有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乃至文学等方面的英语课程,或者相关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英语课程,扭转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仅仅以英美文学与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与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局面。上述英语教学内容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观越来越得到认同与尊重,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人类不同语言、文化与文明在彼此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增进了解与认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与繁荣。
    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我国大陆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与2015年统计的2852所高等学校相比,两年之内增加了62所。就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数量以及高等学校增加的数量与速度而言,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与之相比。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人数也一直保持逐年递增的态势,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为3647万人,其中包括普通、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261.2万人,在学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共计191.1万人。人数如此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足以等同于、甚至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一个国家的人口总和,而对于这些不同教育层次、形式与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与教学的难度之大不难想象,包括需要考虑培养方案、师资条件、教学目的、课程的内容、层次、类型、课时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与课程测验与考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加之教学更改与重新,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上述背景之下,近十余年来,北京大学陆续开设了一系列讲授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国家的国情文化与文学的外语课程,包括分别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其中向全校学生开放的课程一般采用英语为授课语言,诸如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澳大利亚概况”,这些课程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澳大利亚概况”这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由张华副教授编写,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的研究与写作工作得到了澳大利亚外交部下属澳中理事会(Australia-China Council)的研究课题立项与资助。此外,北京大学与澳大利亚外交部、澳中理事会及其下属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共同合作,在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项目,旨在推进澳大利亚研究的发展,加强北京大学与澳大利亚大学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协助国内其他高校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促进澳大利亚研究的发展,包括为分布在全国各地高校的三十余个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与支持。
    在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项目启动之际,2011年4月7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茱莉亚•吉拉德访华期间,在北京出席并见证了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字仪式,显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这一项目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作为这一高端学术合作项目的首位讲席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暨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大卫•沃克(David Walker)教授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在此期间,沃克教授每学年为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澳大利亚研究专题课程,并讲授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英语国别文化课程“澳大利亚通史”,全面介绍自从1788年英国殖民者踏足澳大利亚之后的历史、社会发展与变迁,以及澳大利亚的民族性等人文特征。沃克教授所开设的上述澳大利亚研究课程成为校园中知名度很高的英语国别与国情课程,为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推广澳大利亚研究,以及为在本科生阶段培养未来此事澳大利亚研究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沃克教授在北京大学工作为期三年届满之后,著名的政治学专家、西澳大学格雷戈里•麦卡锡(Gregory McCarthy)教授自2016年2月开始在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任职,接替大卫•沃克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麦卡锡教授继续在北京大学开设上述两门澳大利亚研究课程,同样致力于培养未来从事有关澳大利亚研究的人才,推进北京大学与国内相关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
    张华副教授是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长期以来为推广澳大利亚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开设有关澳大利亚社会历史及其文化的英语课程。作为英语国家国情文化与文学系列课程之一,张华副教授2016年开始讲授 “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并在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具有新意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该课程的教材《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教程》。这部教材的内容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教材聚焦有关澳大利亚国情与民族文化本质的核心内容,按照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多元文化价值观组成两个专题板块,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为基点,分层次逐步阐述与探讨上述两个方面内容。其次,以上述两个专题的内容为主题,选择了五部公认为经典之作的澳大利亚故事影片,拍摄的时间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叶,以此作为展现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以及澳大利亚人个性特征的叙事,分别从不同侧面刻画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澳大利亚民族个性的建构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与感人至深的主题内涵。
    作为精心选择的经典视觉叙事文本,这部教材收入的五部影片包括《加里波利》(Gallipoli,1981)、《舞国英雄》(Strictly Ballroom,1992)、《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 for Alibrandi,2000)、《防兔篱笆》(Rabbit-proof Fence,2002)与《苦战科科达》(Kokoda,2006)。《加里波利》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的加里波利战役为背景,主要刻画了阿奇里和法兰两个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青年在参战前后的成长经历。他们家境平凡,年轻气盛,但不谙世事,玩世不恭,因此在家乡历经坎坷;应征入伍之后,他们前往前线作战时仍对战争的残酷与军事纪律所知甚少,时常擅自行动,多次做出阴差阳错的事情,最后阿奇里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影片的背景中,作为一个1901年刚刚独立的年轻国家,澳大利亚也在战争中经历了磨练与成长,犹如阿奇里和法兰所经历的事情促使他们对民族身份与自身的个性具有了成熟的认识。《舞国英雄》改编自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1963~ )根据个人经历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以现当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交融为背景,描写了一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者如何历尽艰辛、刻苦努力、在舞蹈事业与爱情两个方面获得成功,显示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互相包容与融合的价值与意义。因为父母均为艺术家,男主人公斯科特自幼酷爱舞蹈,他的理想是能够创作出独具艺术个性的舞蹈,参加泛太平洋舞蹈大赛并获得冠军。在斯科特遇到困难、陷入事业低谷时,与其素味平生的西班牙裔舞蹈学员弗兰自告奋勇与他合作。他们共同创作舞蹈,克服了各种困难与歧视,成功将西班牙斗牛舞的节拍等元素融入他们创作的舞蹈作品,最终在比赛中荣获了桂冠。与上述两部作品一样,《寻找阿里布兰迪》也是塑造青少年成长的主题,故事情节是基于作家真实的个人经历。这部影片改编自女小说家梅莉娜•马尔凯塔(Melina Marchetta,1965~ )199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背景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悉尼等城市,女主人公乔茜是一位17岁的高中生,出身于一个普通的意大利移民家庭,在一所天主教私立学校就读,因为文化与性格差异时常受到歧视和排挤。当得知自己是私生女之后,她发现凡是与她有关的事情似乎都是事与愿违,包括她暗恋的一位男生自杀,她希望毕业后能够考取大学的法律专业,也得不到母亲的支持。然而乔茜没有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与追求,也逐渐自觉地改善了自己与所在环境的关系。最后,乔茜从未见过面的父亲也回归家中,与家人团聚,全家人逐渐得以互相认同与接纳。
    作为为数不多以描写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活与命运为主题的经典影片,《防兔篱笆》是一部深刻反思历史、探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复杂现实的史诗般的作品,改编自女小说家茤莉丝•皮尔金顿(Doris Pilkington,1937~2014)的小说《沿着防兔篱笆》(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1996),以20世纪初叶澳大利亚政府歧视原住民并强行实施“白澳政策”的历史悲剧为背景。从1910年开始,在所谓改善原住民儿童生活的名义下,约上万名白人与原住民生育的混血儿童被政府强行从其原住民家庭带走,遣送至专门设立的教养营地,接受白人文化的教育。这些儿童被阻断了与期原住民亲属的联系,严禁使用土著语,以便能够成长为英裔澳大利亚人,史称“被偷走的一代”。影片描写了20世纪三十年代生活在西澳的莫莉、黛西与格雷茜等三名十岁左右的混血原住民姊妹被警察粗暴地掠走,强行送至1500英里之外的营地,接受白人文化的教育。她们不屈不挠,顽强反抗,设法逃离,最后莫莉与黛西沿着沙漠中漫长的防兔篱笆步行跋涉1500英里,终于返回家园,与父母团聚,但格雷茜却在途中被抓获,遣送回教养营地。
    《苦战科科达》与《加里波利》一样,描写战争题材,以二战期间1942年发生在新几内亚岛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为背景,刻画了澳大利亚军人誓死抗击法西斯与保卫祖国的英勇气概。澳大利亚军队的一个小分队在科科达地区巡逻时,不幸被日军围困在丛林中,与大部队断绝了联系。因为日军连续三天狂轰滥炸,他们伤亡严重,食物断绝,加上疟疾等疾患的折磨,危在旦夕。然而当他们得知前方要塞即将沦陷,仍毫不犹豫地前去支援。作为该影片一个独特的叙事特征,画面中几乎没有出现日军人员的形象,而是以镜头所描写的日军惨绝人性的狂轰乱炸及袭击与澳大利亚军人的殊死抗击形成鲜明的对照,凸显了澳大利亚军队的正义与勇敢,以及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摧残。
    这部教材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在导读与注释等方面具体而详细地说明了五部澳大利亚经典影片与在英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好莱坞影片不同之处,阐释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电影艺术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每部影片的历史背景、内容题材、主题内容、叙事特征,以及人物刻画的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此外,与好莱坞以虚构为特征的商业艺术影片不同,入选这部教材的经典影片大多是基于真实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无论是影片中叙述的故事与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影片中展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例如澳大利亚所特有的沙漠、丛林、海洋、野生动物以及澳大利亚英语,都具有感人至深的真实性,适合于用作教材,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与深刻地感知澳大利亚国情、社会历史与风土人情。
    总之,与传统的纸版教科书不同,用于教学的经典影片是特殊的叙事文本,其中不仅包括人物塑造、故事、背景、对话、情感、表达叙事方式等文字文本拥有的叙事元素,以讲故事的方式叙事,还包括使用背景音乐、人物声音、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多元化的叙事结构与蒙太奇等等影视艺术形式所特有的叙事元素。因此,如果说传统的纸版教科书是以诉诸于客观叙述与理性分析见长,后者则以借助于形象思维和感性认知为主,在此基础上启发受教育者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萌生感同身受的感知效果,进而通过同步的思维分析将感性认知与理性判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容易对研习对象产生浓厚的认知兴趣。
期待《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教程》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拓展澳大利亚研究的教学工作,丰富教学内容,以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习者更为直接和深刻地了解与认知澳大利亚的国情、社会与历史文化以及民族个性等方面的内容。

●《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教程》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张华副教授编著,2018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附件可下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