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要事概览

刘树森教授参加大洋洲研究高层论坛

    12月10日至11日,刘树森教授应邀参加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学举行的“大洋洲研究高层论坛”,并做了题为《中国近现代对大洋洲岛国的认知:1868~1949》的主旨发言。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与《世界历史》编辑部合作举办,来自全国3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六十余位代表,分别从外交关系、经济、国情研究、贸易、援助、文化风俗、移民和农业等不同领域和视角探讨大洋洲岛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以及在全球化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等。本次论坛为国内学术界首次举办的有关大洋洲研究的全国性的大型学术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来华传教士与商人等人士以及相关机构陆续在广州、香港、上海等开埠较早的城市兴办英文和中文报刊,至19世纪末叶,上述报刊约占中国境内发行报刊数量的50%,在近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体和显而易见的重要影响。刘树森的论文首先梳理了新近发现的近现代中国出版的英文报刊所刊载的有关大洋洲岛国的文献,自1868年《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率先开始刊载有关大洋洲岛国的英文文章,对中国近现代对大洋洲岛国的认知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迄今所见,中国近现代有关大洋洲岛国最早的英文报道是《斐济群岛》(“The Fiji Islands”)一文,由《北华捷报》转载《日本时报》的一篇长篇游记,显示当时东亚区域对上述岛国开始具有较为普遍的关注。
    有关大洋洲岛国的上述英文文献,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较少,刘树森的论文梳理和讨论了1868年至1949年刊物对大洋洲岛国的报道,包括转载国外报刊的英文文章,以及《北华捷报》等报刊的主编自己撰写的相关英文文章,以及读者来信等。在上述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上述英文文献的统计数据及其特征,以及这些文献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对大洋洲岛国认知的价值,包括文献的意识形态取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