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要事概览

刘树森教授参加德国澳大利亚研究协会第16届研讨会

  10月4日至7日,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教授应邀参加德国澳大利亚研究协会举办的第16届澳大利亚研讨会,并宣读论文《中国澳大利亚研究的历史与性质:1850~2018》。本届研讨会由德国澳大利亚研究协会与海涅大学合作举办,主题为“澳大利亚视角下的移民问题”,会议地点为位于杜塞尔多夫的海涅大学。来自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和中国等国家的约四十位学者与会。
  移民问题目前在欧洲和世界各地都备受关注,与此相关的影响也波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与会代表分别就“移民与归属意识”、“移民、国家与身份”、“白人的澳大利亚与‘黄祸’”、“作为他者的穆斯林”、“难民问题”、“移民与流离失所”、“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移民与语言”,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澳大利亚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不同侧面的研讨。刘树森的论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澳大利亚接触、认知与研究的历史,以及不同时期认知与研究的发展特征。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晚近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早期接触,包括有研究认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僧侣慧深(420~489)公元458年抵达澳大利亚,是最早接触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此后郑和及其航海船只登陆澳大利亚达尔文市,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和南怀仁等人在世界地图上对澳大利亚的标注,以及鸦片战争之后思想家和政治家魏源(1794~1857)在《海国图志》中对澳大利亚的介绍等内容。第二部分侧重讨论了鸦片战争之后在上海等地开始兴办的英文报纸开始刊登与澳大利亚相关的文章、照片、插图与各种形式的报道,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信息等内容,然后介绍了20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中国各种报刊杂志对澳大利亚的介绍和报道在数量上达到峰值的特征,并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澳大利亚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及其不同时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