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项目

苏锑平荣获2020年度胡壮麟杰出翻译奖

        2020年度胡壮麟杰出翻译奖授予西安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苏锑平副教授,奖励他近年来致力于澳大利亚著作的中文翻译,尤其是在将澳大利亚非虚构著作翻译为中文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北京大学校级文科资深教授、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澳大利亚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为了向胡壮麟教授致以敬意,2014年5月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设立以其姓名冠名的杰出翻译奖,以此鼓励和促进国内与澳大利亚研究相关的中文翻译。
       作为其申请该奖的两部译作之一,苏锑平副教授将澳大利亚著名非虚构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林(Robert Macklin)的获奖作品《黑暗天堂——澳大利亚早期殖民史》(Dark Paradise—Norfolk Island: isolation, savagery, mystery and murder)一书翻译成中文,全书长达三十万字。与传统的文学传记和历史学家的传记不同,罗伯特•麦克林另辟新径,在创作《黑暗天堂》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春秋笔法,直接暴露殖民统治的恐怖细节。作者紧紧围绕仅有两千居民的诺福克岛,即澳大利亚著名小说《荆棘鸟》作者考琳•麦卡洛的故乡,生动地呈现了岛上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书中描写的这段历史是大英帝国殖民往事的一个缩影,颠覆了大英帝国殖民叙事的宏大结构,从细微处揭示了殖民往事的黑暗一面,揭开了殖民叙事美丽面纱下的疮疤。

 

 

       不同于专业史书的严肃与枯燥,该书采用了大量的历史档案、个人日记等,像《史记》一样将历史尘埃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该书是研究澳大利亚殖民史、环境史、帝国史观以及种族关系史的一部重要文献,填补了国内澳大利亚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有利于相关研究更为精细化。该书的内容历史跨度长,涉及地域广,人物关系复杂、地名时有变更,许多内容难以翻译为中文。因此,苏锑平副教授仔细查考多种历史资料,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翻译过程历经两年有余,力求保证译文内容准确、语言流畅。该译著于202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苏锑平副教授获奖的第二部译作是悉尼大学历史学者苏菲•洛伊-威尔逊(Sophie Loy-Wilson)的新著《澳大利亚人在上海》(Australians in Shanghai: Race, Rights and Nation in Treaty Port Chin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逃离贫穷与失业,澳大利亚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的通商口岸, 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传播教义或社会主义思想试图“拯救”中国。还有一些华裔澳大利亚人,由于白澳政策的种族主义歧视让他们幻想破灭,于是他们回国参与建国大业,最终建立起一个个商业帝国,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上半叶,来自各行各业的澳大利亚人在上海定居。他们从上海和香港起航,跨越太平洋抵达悉尼和墨尔本,货物流通、人员汇聚、思想碰撞,搭建了一座“中澳贸易之桥”。而这座贸易之桥已被当代澳大利亚人忘之殆尽,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未来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而不是过去的历史记忆。

 

 

       《澳大利亚人在上海》一书沿着上述澳大利亚人的生活轨迹,试图探索20世纪普遍存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诸如种族、帝国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即工人阶级渴望社会流动与白人殖民拓居群体排他和歧视行为之间的关系等。作为澳大利亚驻华外交官的孩子,苏菲•洛伊-威尔逊的童年与少女时代都在中国度过,就如她自己所说,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中澳之间的交流将她的两个故乡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澳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一个缩影。该书收入李尧教授主编的《澳大利亚人眼里的中国》丛书,202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苏锑平副教授积极、稳健而富有成效地致力于澳大利亚研究,陆续取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包括出版的译作与一系列论文。他研究澳大利亚华人的英文论文“Chinese Australians in the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and in Australia发表于期刊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他的博士论文通过梳理澳大利亚的文学文本,探讨澳大利亚民族意识的起源与发展。与他人合译的《文化经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也有一些涉及澳大利亚文化产业的内容。目前,他正牵头组织翻译《澳大利亚名人传》(The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中的作家传与华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