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第十届“澳大利亚文学周”在北京大学圆满举办

    5月11日,“澳大利亚文学周十周年志庆”专场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协办。
    为了促进澳大利亚与中国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交流,2007年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发起“澳大利亚文学周”,每年举办一届,通常在北京等三个城市的高校举行。今年也是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第十次举办“澳大利亚文学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宣布,本年度的“澳大利亚文学周”是第十届,也将是最后一届,以后将改为其它形式继续促进中澳文学交流与对话,推进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澳大利亚文学周”会场

    本届“澳大利亚文学周”在外国语学院新楼五楼会议厅隆重举办,主题是“澳大利亚作家看文学与世界”。应邀参加本次活动的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包括:澳大利亚首位布克奖得主、小说《辛德勒名单》的作者托马斯•肯纳利(Thomas Keneally);普利策奖得主,国际畅销小说《马奇》的作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以及上述两位澳大利亚作家的中文译者、资深翻译家李尧教授与赵苏苏先生;其他嘉宾有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公使衔参赞魏柯玲(Katherine Vickers)女士、新闻文化参赞林漠怡(Maree Ringland)女士等使馆工作人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澳大利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学生约1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会由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教授担任高端对话与自由问答两部分的主持。

\
刘树森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树森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十年来坚持举办“澳大利亚文学周”的历史,强调中澳人文交流的价值与意义,然后介绍了托马斯•肯纳利和杰拉尔丁•布鲁克斯以及他们的中文译者,强调文学与文学翻译负有促进人类文明融合与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学翻译的社会功能犹如河岸的摆渡,促进两岸双方的互相交流与往来,而译者的作用就是摆渡的舵手。托马斯•肯纳利著有50余部文学作品,包括改编为电影之后获奥斯卡奖的小说《辛德勒名单》、《澳大利亚人》、《林肯传》等,他被官方认定为“澳大利亚在世国宝”。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著有《马奇》、《奇迹之年》、《书之人》等风靡世界的小说,荣获戴顿终身成就奖与澳大利亚勋章,任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研究员。
    为了提高作者与学者的对话质量,拓宽中澳文学的沟通渠道,活动内容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两位作家做了“主旨演讲”,他们分别谈论了各自的创作经历与写作理念。随后环节是“双语朗读”,两位作家同他们的中文译者分别用英中双语朗诵了他们各自小说中的精彩片段。第三部分为“高端对话”,探讨了两位作家的创作特征和澳大利亚文学的特质。“自由问答”部分则由两位作家与听众互动。最后,还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在第一部分,托马斯•肯纳利和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分别发表了他们对于“文学与世界”这一议题的看法。托马斯•肯纳利从他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的印象谈起,认为中国在几十年间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他指出,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他的主要目的是反映澳大利亚人的历史与生活,特别是他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此后,托马斯•肯纳利充满激情地介绍了他的近作《内海的女人》,并朗读了其中的经典片段,该书译者李尧教授也朗读了他的中文译文,同样声情并茂。

\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则与大家分享了她是如何从一个工人阶级的女儿成长为一名作家的经历,包括她先是作为记者在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采访与写作,然后才转向小说创作。接着,杰拉尔丁•布鲁克斯朗读了她的名作《奇迹之年》中描写小镇的一段文字,讲述了当地人与袋鼠之间的亲密关系。《奇迹之年》的译者赵苏苏则朗读了他的中文翻译。作家的深情朗读,译者的精彩演绎,一英一中,双语合璧,相映成趣,凸显了小说感人至深的文学魅力。

\

    第三部分“高端对话”由赵白生教授主持。他的对话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澳大利亚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纵观其通变,横察其同异。唯有如此,才能摸清澳洲作家的个性,把握澳洲文学的特质。”他的提问,既有宏观语境的铺设,又有细部文类的辨析,涉及的具体问题有:“自报家门:两位作家如何自我定位?属于哪种类型的作家?”、“世界文学史上,历史小说源远流长大师云集,远如中国的吴承恩,近如英国的曼泰尔(Hilary Mantel),你们的独特贡献何在?”、“历史小说与传记小说的分野际合”、“创作多产之锦囊妙计”、“澳洲文学的核心母题和艺术创新”、“澳洲文学里耻辱主题的世界之源”、“澳洲文学的世界性”等等。赵白生教授的提问,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寓问题于阐发之中。他的问题匠心独运,引而不发,谑而不虐,常常让作家开颜,令满场捧腹。

\
赵白生教授发言

    托马斯•肯纳利从信仰天主教的母亲对他的影响谈起,认为母亲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关注使他对人类大屠杀悲剧有研究与书写的兴趣。而他母亲有关的“大世界观”也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例如他认为西方文学经典《奥德赛》应是作家们学习写作的范本。杰拉尔丁•布鲁克斯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经验谈起,她认为多年的记者生涯让她在小说创作中更加注重对事实的讲述与书写。在谈及对其影响较大的作家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认为她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与肖洛霍夫的影响颇深。在论及当今澳大利亚作家的创作激情时,两位作家均表示如今的澳大利亚作家既关注民族文化的遗产也关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

    第四部分是两位作家与听众的互动环节——“自由问答”。多角度的提问与作家的精彩回答,使得会场上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高校的澳大利亚研究专家、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以及参会的学生等就他们各自关心的问题向两位作家提问。他们所提问题主要包括:“创作中如何回避或发挥‘澳大利亚英语以及澳大利亚元素’”、“从作家立场出发,对澳大利亚文学的译者有何期待”、“成为国际畅销书作家,有何秘笈”、“新书的创作有无计划写写中国”等等。两位作家结合各自的切实体会予以了圆满的回答。

\

    作为本次活动的尾声,刘树森教授主持了新书发布会。此次发布的新书是李尧教授翻译的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艾利克斯•米勒(Alex Miller)的新作《煤河》(Coal Creek)。这一翻译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北京大学胡壮麟杰出翻译奖。该书中译的出版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思英女士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致辞。除感谢李尧教授多年以来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外,她希望能够有更多优秀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中译本出现。

\

    最后,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格雷格•麦卡锡(Greg McCarthy)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多年来中澳之间文学交流合作的丰富成果,继而分享了英语语言文学对他的政治学研究之影响,并对中澳未来人文领域的交流充满期待。

\

\
两位作家与部分与会者会后合影

    本次活动,两位文坛大家激情演讲,来自多个澳研中心的学者积极参与,北京大学师生热情投入,澳大利亚使馆鼎力合作,群贤毕至,十分圆满。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对本届文学周的完美举办予以盛赞,认为“澳中文学交流系列活动自创办以来,本次活动对话质量最高、影响最广。”(撰稿:王荃 澳传)